
冰凍切片制片的影響因素—冰凍切片外包
2022-06-09 16:08:59
來源/作者:普拉特澤-病理染色技術平臺
今天跟大家一起學習的是冰凍切片制片的影響因素,本文由普拉特澤生物根據承接的多例動植物冰凍切片代做實驗總結分享。冰凍切片因其方便、快捷的特性,除了實驗室內常用來觀察樣本外,在臨床手術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冰凍切片可以在手術過程中觀察腫瘤的性質,對下一步手術步驟起決定性作用,所以冰凍切片的結果準確性要求較高,本文旨在為大家規避各種影響冰凍切片結果的各種因素,最大限度的提高實驗的準確性,給到前端正確可信的判斷。

前幾篇我們學習了冰凍切片的實驗介紹、實驗步驟、注意事項,大家可以獨立的完成冰凍切片的操作了嗎?記得溫故而知新,隨時回去復習哦~
好了話不多說上干貨,我們從組織取材、冷凍時間與溫度、切片染色、冰晶形成、切片皺縮或卷縮、組織塊脫落對冰凍切片結果的影響及原因,希望大家盡量避免以及注意對結果的分析:
1、組織取材對制片的影響
組織取材大小:組織塊大小要適宜,冷凍切片機內切片刀移動的范圍有一定的限制,超出其范圍時,易致切片不全,一般情況下,冰凍切片的組織大小為1.5*1.5 cm厚2 mm。(卵巢及脂肪組織可稍微大些)組織塊過大,切片時阻力過大,易產生皺折、刀痕,組織易崩碎,增加制片難度,影響觀察診斷。
組織內含過多的脂肪或壞死組織:脂肪或壞死組織較一般的組織冷凍的溫度要低些,當活組織達到所需的溫度時,脂肪或壞死組織還比較軟,從而影響切片的完整性和檢測發出的時間。
組織塊過冷:組織冷凍過度易致切片破碎或呈粉沫狀,不能制作一張完整的切片。
組織塊冷凍不均勻:組織塊放入液氮時不能保持水平狀態且液氨量不足的情況下,可產生此現象。
2、冷凍時間、溫度對制片的影響
根據組織塊的大小性質確定冷凍時間一般13~17 s(使用液氮者),若組織較大或脂肪組織時間可適當長些,而甲狀腺、腦組織和淋巴組織等冷凍的時間相對要短些。(參考上文各組織冰凍切片的適宜溫度)
3、染色對制片的影響
尤以細胞核的染色最為關鍵,在寒冷的冬季,室溫過低時,影響核的著色,可適當加溫,用以增色;蘇木毒的酸堿應適宜 ,經常觀察其染液的n值,過堿時應及時更換,鹽酸酒精分化活度,時間控制到位,否則易造成核著色不佳,染色質不清晰,影響診斷的準確性。
4、冰晶的形成對制片的影響
常見原因:取決于組織含水量的大小,尤以組織細胞水腫,淋巴結,縱隔腫瘤,卵巢腫瘤為甚,送檢取材過程中接觸水源,同是造成冰晶形成的原因。
解決方法:使用液氮時間上控制到位,保證一次凍透標本1.組織送檢取材時,盡量避開水源2.如遇含水量高的標本時,應盡量用干紗布吸干水分后再行冷凍。
5、切片皺縮或卷縮對制片的影響
常見的原因:①刀鋒變鈍。②防卷板粘有異物,防卷板的作用是防止切片卷縮,但若粘有異物,切片時組織會被擠壓而縮在一起。③防卷板與刀鋒的位置不平行、不協調。④組織塊包埋不完全,缺乏支撐作用。
解決方法:①注意檢查刀具,及時更換刀口,定期磨刀。②保持防卷板的清潔,每做一例冷凍切片,均應將刀口及防卷板拭擦干凈,防止切片的污染和切片皺縮。③調整刀、防卷板的位置,保證兩者平行,且防卷板次刀鋒前0.2 mm左右。包埋組織應完全,沒法切片者再滴加包埋膠。
6、組織塊脫落對切片的影響。
冷凍切片一般要求在30min內發出病理報告,以便手術醫生能盡快選擇手術方式。
常見原因:①組織內含過多的壞死組織。組織細胞壞死崩解后,局部的滲透壓升高,吸收水分,切片一經固定,水分逸出,壞死組織失去支撐作用,染色時組織容易脫落,②因際液濃度過低。③載坡片不干凈。④切片太厚。
處理方法:①避免組織內帶有壞死組織。②定期更換固定液。 股每周更換一次,例數較多者,適當增加次數。③保持載玻片干凈,平時應將玻片蓋好,防止就發申或其它異物的污染。④調好切片的厚度,切片厚度以5~7μm為宜。
對于冰凍切片結果影響的因素我們就全部說完啦,希望大家在冰凍切片制片時都能直面、規避這些影響,需要代做冰凍切片、或有更多實驗問題的歡迎留言探討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