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免疫熒光技術?【附視頻教程】
2022-06-29 14:57:32
來源/作者:普拉特澤-病理染色技術平臺
普拉特澤生物今天帶大家來學習一個新的實驗——免疫熒光實驗技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IF實驗。免疫熒光又稱熒光抗體技術,是標記免疫技術中發展最早的一種,是在免疫學、生物化學和顯微鏡技術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項技術,更是普拉特澤生物病理實驗平臺分析檢測中的常規實驗手段,承接的多例免疫熒光實驗外包也給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與多種組織樣本案例,歡迎咨詢哦~
話不多說,來看看什么是免疫熒光技術吧!
免疫熒光技術是以熒光物質標記抗體而進行抗原定位的技術。用熒光抗體示蹤或檢查相應抗原的方法稱熒光抗體法;用已知的熒光抗原標記物示蹤或檢查相應抗體的方法稱熒光抗原法。這兩種方法總稱免疫熒光技術,因為熒光色素不但能與抗體球蛋白結合,用于檢測或定位各種抗原,也可以與其他蛋白質結合,用于檢測或定位抗體,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熒光抗原技術很少應用,所以人們習慣稱為熒光抗體技術,或稱為免疫熒光技術。用免疫熒光技術顯示和檢查細胞或組織內抗原或半抗原物質等方法稱為免疫熒光細胞(或組織)化學技術。

免疫熒光技術的原理是:免疫學的基本反應是抗原-抗體反應。由于抗原抗體反應具有高度的特異性,所以當抗原抗體發生反應時,只要知道其中的一個因素,就可以查出另一個因素。免疫熒光技術就是將不影響抗原抗體活性的熒光色素標記在抗體(或抗原)上,與其相應的抗原(或抗體)結合后,在熒光顯微鏡下呈現一種特異性熒光反應。
那這么常用的免疫熒光有什么優缺點呢?
免疫熒光的主要優點是:特異性強、敏感性高、速度快;缺點是:非特異性染色問題尚未完全解決,結果判定的客觀性不足,技術程序也還比較復雜。
免疫熒光的分類主要有:
⑴ 熒光抗體技術
抗原抗體反應后,利用熒光顯微鏡判定結果的檢測方法。
⑵ 免疫熒光測定
抗原抗體反應后,利用特殊儀器測定熒光強度而推算被測物濃度的檢測方法。
那么免疫熒光技術有哪些臨床診斷上的意義呢?
1、直接免疫熒光技術臨床意義
(1)細胞間熒光提示天皰瘡。
(2)基底膜熒光帶:在系統性紅斑狼瘡、盤狀紅斑狼瘡的皮損,均可見顆粒狀的以IgG為主的帶狀分布。在類天皰瘡為線狀的以IgG為主的帶狀分布。
(3)在真皮內血管壁見到圈狀熒光提示血管炎。
2、間接免疫熒光技術臨床意義
(1)風濕性結締組織病:紅斑狼瘡、硬皮病、干燥綜合征、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2)增生性疾病:高球蛋白血癥性紫癜、巨球蛋白血癥、淋巴瘤、慢性白血病、癌腫等。
(3)感染性疾病:結核病、瘤型麻風、組織胞漿菌病。
抗核抗體本身并非特異,滴度和核型對診斷也有重要參考價值。因此除定性外,還應結合滴度、核型及臨床體征才具有較大價值。
3、補體結合法
常用來檢測患者的自身抗體,如妊娠皰疹患者。
好啦,免疫熒光技術我們就介紹到這里啦,深入視頻學習請點擊:《IF/免疫熒光》還有更多不懂得問題或有免疫熒光代做外包的需求歡迎隨時留言,我們會一個一個耐心回復的,下期內容給大家介紹免疫熒光的操作步驟,咱們下期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