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SA 放大技術怎么選?不同場景下的選型指南與注意事項
2025-09-22 18:18:58
來源/作者:普拉特澤-生物醫學整體課題外包平臺
大家好!今天噗啦噗啦實驗室繼續跟大家一起繼續學習我們的新新新新增加模塊——特色服務的實驗:TSA(酪胺信號放大,Tyramide Signal Amplification)技術憑借其超高的信號放大效率,成為解決低豐度靶標檢測難題的關鍵工具。然而,市面上的 TSA 放大技術產品類型多樣,不同技術方案在靈敏度、特異性、適用樣本類型等方面差異顯著,本篇我們帶并梳理關鍵注意事項,幫你高效選出最適合的技術方案。

一、先搞懂:TSA 放大技術的核心邏輯,是選型的基礎
①熒光標記型 TSA:以熒光素(如 FITC、Cy3、Cy5)作為酪胺衍生物的標記物,適用于熒光成像場景,如免疫熒光(IF)、熒光原位雜交(FISH);
②酶標記型 TSA:以 HRP 或堿性磷酸酶(AP)作為標記物,后續需通過酶促顯色反應(如 DAB 顯色)實現信號讀取,更適合病理切片的明場觀察或膜雜交檢測。

①優先選擇 “小分子熒光素標記” 的 TSA 試劑盒(如 Alexa Fluor 488/555/647 標記),小分子標記物不易影響抗原抗體結合,且熒光亮度高、抗淬滅性強;
②注意試劑盒是否兼容 “多色標記”:若需同時檢測 2 種以上低豐度蛋白,需選擇不同熒光通道的 TSA 探針,且避免熒光光譜重疊(如 Cy3 與 Cy5 組合,而非 FITC 與 Cy3);
▲警惕 “非特異性沉積”:選擇含 “封閉劑(如 BSA、酪蛋白)” 和 “HRP 抑制劑” 的試劑盒,減少背景信號(尤其適用于組織切片或高背景細胞樣本)。
優先選擇 “DAB 顯色型 TSA 試劑盒”:DAB 顯色產物為棕色沉淀,穩定性強(可長期保存切片),且與常規 IHC 染色流程兼容(無需更換儀器);
關注 “批間一致性”:選擇通過 ISO 13485 認證的臨床級試劑盒,避免不同批次產品的靈敏度差異導致診斷誤差;
兼容性要求:需確認試劑盒是否適配 “臨床常用樣本類型”(如福爾馬林固定石蠟包埋切片 FFPE、冰凍切片),部分試劑盒針對 FFPE 樣本優化了抗原修復步驟,可提升檢測效率。

按靶標類型選擇:檢測 RNA 選 “RNA 酶抗性” 的 TSA 探針(如 LNA 修飾探針),可減少 RNA 降解導致的信號丟失;檢測 DNA 選 “雙鏈 DNA 特異性探針”(如肽核酸 PNA 探針),提升與靶標 DNA 的結合特異性;
信號放大效率:對于 miRNA 等超短鏈核酸(20-22nt),需選擇 “二級放大 TSA 系統”(如 HRP-TSA + 熒光素 - TSA 的雙重放大),靈敏度比普通 TSA 提升 50 倍以上;
兼容性:確認試劑盒是否適配 “原位雜交流程”,如是否需要與蛋白酶 K 消化、預雜交步驟兼容,避免試劑相互干擾。
優先選擇 “HRP 標記型 TSA 試劑盒”:HRP 催化酪胺沉積后,可通過化學發光底物(如 ECL)或顯色底物(如 TMB)讀取信號,比傳統二抗標記靈敏度提升 20-50 倍;
背景控制:選擇含 “膜封閉液” 和 “HRP 封閉劑” 的試劑盒,避免酪胺在膜上的非特異性沉積(尤其針對 PVDF 膜,需注意試劑是否兼容膜的材質);
信號持續性:若需長期曝光(如弱信號檢測),選擇 “長效發光型 TSA 試劑”,發光時間可長達 4-8 小時,便于多次曝光獲取清晰條帶。

活細胞樣本需選擇 “無毒性 TSA 探針”(如 Alexa Fluor 系列熒光素),避免酪胺衍生物對細胞的損傷;
土壤、污水等環境樣本含大量雜質(如重金屬、腐殖酸),需選擇 “抗干擾型 TSA 試劑盒”,含雜質清除劑以減少背景信號。

新手或高通量檢測場景(如 96 孔板篩選):優先選擇 “一步法 TSA 試劑盒”,將多步反應整合為單一試劑,操作時間縮短 50% 以上;
科研級精細實驗:可接受復雜操作,選擇 “分步優化型試劑盒”,便于根據樣本調整反應條件(如調整酪胺濃度、孵育時間)。
是否含 “特異性封閉組件”:如針對抗體交叉反應的 “阻斷肽”,針對自發熒光的 “淬滅劑”;
是否有 “陰性對照試劑”:如無 HRP 的空白對照、無靶標的陰性樣本對照,便于排除假陽性。
預實驗、探索性研究:選擇 “科研級基礎款 TSA 試劑盒”,滿足基本靈敏度需求,成本較低;
臨床診斷、核心數據驗證:選擇 “高穩定型合規試劑盒”,雖成本高,但結果可重復、符合合規要求,避免因試劑問題導致數據無效。
定場景:明確核心應用(如 IF、IHC、FISH)和樣本類型(如 FFPE、活細胞),排除不兼容的試劑類型;
看核心需求:優先滿足關鍵指標(如臨床場景優先 “合規性”,高分辨率成像優先 “小分子熒光標記”);
核細節:確認樣本兼容性、儀器適配性、操作復雜度,避免后續踩坑。
